京东方的下一站苹果OLED手机,中国西部面板产业闪耀全球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383
  • 来源:新材料网

近日,京东方A除了旗下子公司京东方精电大笔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3.57亿元,用于新建车用液晶显示模组及车载智能交互研发平台项目外,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和其它场合上,京东方也就当前的面板业务进展状况频频对外吹风。

京东方此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,华为是公司长期以来合作的客户,在LCD和AMOLED方面均有合作。随公司柔性AMOLED产能逐渐增加,双方有望进一步加深合作。另外京东方科技高级副总裁张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,除了苹果之外,京东方已经为华为Mate RS和Mate 20 Pro等高端机型供应了OLED显示屏,并预计在今年为更多客户提供OLED零部件。张钰表示经过几个月的测试后,目前京东方四川成都厂的产品良率约为70%。预计2019年实现满产。

截至2017年底,京东方拥有OLED相关专利数量已超过2万件,并已经向华为、OPPO、vivo、小米等十余家客户交付了AMOLED柔性手机屏幕,跟深天马A、和辉光电一起,成为除韩国面板厂商外,可以为一线品牌客户直接交付OLED显示屏的三家中国面板厂商。

据李星从产业链了解到的信息显示,苹果自从去年开始在iPhone手机上采用OLED显示屏后,就依照三星的OLED手机显示屏为基准,对其它面板厂商公开了苹果的OLED手机显示屏的技术标准与测试方法,让其它面板厂商真正掌握了OLED的品质标准。

苹果自己不生产显示屏,但苹果通过自己独创的显示驱动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,结合采购回来的显示屏硬件,调校出了生产力厂商认可的显示效果,从而成为了行业隐形的标准,这也是行业不得不接受的事实。即便是三星,虽然在OLED量产技术上积累了近十年,但真正让三星的OLED技术在市场应用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,仍然是在苹果的品质管控与技术驱动之下,才得以让市场完全认可。

京东方在OLED手机面板上的突破,除了原来就有多年的OLED量产经验积累外,在设备硬件与生产工艺上,也近可能的采用接近生产苹果iPhone手机OLED的三星生产线配置,并接受苹果的产品标准与测试方法,在技术层面上与苹果的要求保持一致,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
另外,随着中国面板需求市场的持续扩大,全球面板产能往中国境内迁移以保证就近配套,也成了全球产业分工的一部分。当然,随着产能迁移而来的,还有全球市场上大量的设备、材料与人员资源,也都开始往中国市场上聚集。

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代表的西部经济重镇,由于坐拥中国内陆最大的本土市场,以及中国内陆最大的经济出口基地两大优势,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发展交汇中心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,包括汽车产业、消费电子、军工制造等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,在这两地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。

在消费电子领域,重庆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、第二大的手机与平板生产基地。包括微软、苹果等国际巨头的产品,都把大部分生产产能放到了重庆。而京东方也很早就把这里作为了全球最重要的面板生产基地来建设,吸引了全球大批与面板产业配套的资源,聚集到两地。

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,京东方在成都、重庆、绵阳等地建设了多条业界最新的面板生产线,吸引了包括韩国、台湾、日本等地的全球顶尖面板人才来当地寻找发展机会,给京东方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资源财富,也带动了当地本土工程师的技术能力明显提升。

实际上,随着中国面板产能在全球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,京东方不但成了保证中国面板产业需求安全的重要力量,而且在中国境外的资本迁往利润更丰厚的上游产业后,京东方的面板产能,在国际市场上的面板产业需求安全保证作用也越来越大。同时,全球优秀的面板资源进一步往中国境内集中,也势必推动中国的面板技术快速进步,并且成为面板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,最终将引领全球面板技术发展方向。

2018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2018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0%》的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1~6月份累计生产了8.5082亿台手机,同比增长3.4%。其中智能手机累计生产了6.4405亿台,同比增了4.7%。

据旭日显示与触摸了解,进入2018年以来,中国国产的千元智能手机,在东南亚、南亚、中东、非洲、东欧及俄罗斯市场上,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并且有进一步往南美市场扩散的迹象。而中国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商,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些市场,也把这些主力机型的生产,集中到了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内地,其中重庆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,承接了大部分的千元机生产任务。在这些手机配备的显示屏中,京东方设在成都和重庆的面板产线就提供了绝大部分的产能。

猜你喜欢